“我不想伤害大家,我不能下楼传播病毒,我只想有人给我做核酸,接我!”
12月21日以来,密切接触者孙辉一直在尝试联系西安有关部门,要求收留他,但未果。发烧五天后,他向小区内的单位楼业主发出“求救”,希望防疫人员“把他带走”。
消息传开后,我终于得到了反馈。 25日,孙辉终于被带到了一家与世隔绝的旅馆。但因未能及时隔离,截至30日,孙慧的妻子、姐夫、儿子、婆婆、女儿相继确诊。到目前为止,一个家庭的6名成员都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这起事件的发生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在西安隔离区未确诊的一家六口已全部接受治疗。
B型紧密连接,为什么不隔离?
“第一个奇怪的是,为什么21日和22日,我第一时间没有被带走隔离?”孙辉提出了这个问题。
孙辉是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二路光电园区一家工程公司的员工。
12月20日,光电园因案件关闭; 21日,西安42例本地新确诊病例中有1例在光电园区活跃; 21日下午,孙辉出现“发烧、头痛、眼痛、喉咙痛、腹泻等”症状。出现了; 22日凌晨1时30分左右,孙辉公司的一位同事确诊。
接到消息后,以为自己是B型亲近的孙辉起身收拾东西,收拾屋子,等着相关人员带走。
“不知道为什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认定我是C级密切联系者。但我的其他同事都被认定为B级,并被隔离带走。”孙晖住过好几个地方。高新区同事22日接到通知,最迟23日被带走隔离。
由于所在社区被认定为C类,孙辉没有等到有人来接他进行隔离。他只等街道办的人过来把门和整栋楼都封了起来,终于变成了一个家。隔离。孙辉表示不解。他相信自己明明在B班,在家也不能被隔离。还有街头上班族店员关上门,得到的回答是“先做核酸”。
“我和他们(同事)不同的是,他们属于高新区,属于B类;而我属于雁塔区,属于C类。我觉得有点奇怪,这个根据区分不应该是根据接触程度?而且我还有这么多明显的症状”,孙晖问到了上述问题。
症状明显,核酸结果却是阴性?
查阅此前消息不难发现,西安于12月18日启动了对全体员工的第一轮核酸检测,并在21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完成本轮检测。 19日,雁塔区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第二轮核酸检测。
孙辉回忆自己核酸检测的经历时说,21日中午,他已经下楼做了混合核酸检测。当时,他还没有收到同事确诊的任何消息。 23日上午,社区电话通报,21日混检结果“异常”。
22日晚,在家里等了一整天“准备被带走”的孙辉等着社区防疫人员的单核酸采集。工作人员说:“如果22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就送到定点医院;如果是阴性,你会被送到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然而,22日“加急”核酸单采的结果,一直到24日上午才出来。
*笔记:
单次采集:将一个人的采集拭子置于采集管中。
混合采集:有“五合一”和“十合一”两种模式,即5人或10人的采集拭子放入一根采集管中。当测试结果为阴性时,混合样本被认为是阴性,这意味着混合测试中的5或10人是安全的;如果是阳性,相关部门会立即对我暂时隔离的混管的5个或10个受试者做出回应,再次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查,再确定其中哪一个是阳性的。
23日,孙辉的第二位同事确诊。晚上9点多,有人打电话说,工作人员到小区北门,需要下楼做核酸。 “我是B型密切接触者,不能出去,你一定要上来给我算一算,我下楼可能会传染给别人。”. “当晚,孙辉没等工作人员过来做核酸检测。
24日上午,孙辉的症状更加严重,持续发烧和没药。 “我加了110、120、12345,雁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拨通了所有电话,得到的答复仍然是我有症状,但我的家人没有症状,必须等待核酸结果。”
无奈之下,孙辉只好“威胁”防疫人员来接家人。 “我等不及了,就跟他们说等核酸结果也可以,但我必须赶紧把家人带走,不然我最快九点就自己下楼了。”这种行为奏效了。
24日上午10时许,防疫人员来接孙慧的妻子、婆婆、姐夫和两个孩子。在带走他们之前,我五个人都做了核酸检测。但防疫人员还是让孙辉在家等着。 “既然我的家人,包括孩子,都在做核酸检测,都到我家门口来了,为什么不顺便给我做一个?”
可以求救的地方,孙辉也没有办法联系上。还拨打了街道办事处的电话,也拨打了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对方回答:“22那天的核酸结果没有出来,你要是有问题,早就拿你走了。没有结果是好事,你们都没事。”
24日晚,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孙辉,22日晚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22号的结果只能说明22号是阴性的,过去37例,小一小时能不能阴性?”得知结果的孙慧一方面有点开心,但心里还是有些怦怦直跳。
但接下来的消息就是孙辉倒下了。 24日晚10时,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人流建设卡工作人员联系孙辉,告知其妻子现确诊阳性。 “我老婆(24日)中午检测,晚上核酸结果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加急”,比我的还快。 ”
一直求救,为什么看不到核酸检测仪?
妻子确诊的消息让孙晖“破防”。没有办法。孙慧,只能再一个电话帮助。
2次拨打110,2次拨打雁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一直僵持到12月25日凌晨2点30分,孙晖只希望能有核酸检测人员。来给他做核酸再确认核酸结果。如果他真的是阳性,他也可以接受治疗。
经过近一天的僵持,25日11点左右,终于有电话通知孙辉,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已经到了。但工作人员表示,“小区不能封闭管控,只能去小区北门查核酸。”由于在家隔离,孙辉表示不能下楼。
“我等了40多分钟,还没等人”,孙晖很着急和不解。打电话给物业,物业说他已经进去了。然而,孙辉再次联系了核酸工程师,电话却一直打不通。中转组致电中转组称,“没有核酸检测采样人员,也没有权限”。
第二次被“逼”上门的核酸检测员居然失联了?
不是每天都叫,地不灵。孙晖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落在自己的头上,有点想哭不哭。
一遍遍的呼唤,得到的回答总是“报告”、“已经报告”、“已经协调”、“处理”……从21日到25日,今天,孙晖一直围绕着“核酸检测”这件事盘旋。即使症状很严重,他们也没有看到来家里做核酸检测、没有接受治疗的人员。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25日下午1时30分,孙辉向单位业主发出“求助”,为大家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得到邻居们的帮助。
一石激起波澜。邻居们得知孙辉的消息后,纷纷安慰他,并帮他拨打社区、街道办、110、12345、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消息传开,孙晖终于得到了反馈。
高烧5天了,怎么现在才送去隔离?
25日下午4时,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动车辆孙辉被送到隔离酒店。
出门前,工作人员为孙慧做了核酸,包括咽拭子和鼻拭子。 “但是防疫人员来接我的时候,他们没有穿防护服,我带着口罩下楼,他们在后面用喷雾器杀了他们,”孙辉回忆说。
26日下午4时许,孙辉接到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通知。 “相反,听到我能得到治疗,我很高兴。我在群里宣布了这个消息,邻居们也‘恭喜’。”
入院第二天,孙慧的一码通行证还是绿码,直到28日才变成红码。
孙慧姐夫28日确诊;他的儿子29日确诊;婆婆和一岁的女儿于30日下午确诊。一个家庭的所有6名成员都被招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