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也适合发表于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SSCI)
发表一篇好的SCI,仅仅靠好的数据或实验结果就够了吗?有经验的师生一定会马上回答:NO!
那么,除了好的数据或实验结果,还有什么更重要?答案无疑是论文写作。论文写得不好,数据再好,都会被拒。
不信,看下面两条点评(堪称史上“最残忍”的点评):
1、“这篇论文写的太烂了,没有足够的客观性,也没有合理的结论。文献是随意引用的,不是在论证的范围内。我对方法和数据收集的努力是否足以到达有疑问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
——这篇论文写得太糟糕了。目的不明确,结论不合理。引文均为随机引文,与正文中的论点完全不一致。我怀疑这样的实验方法以及他们收集的数据不足以得出有效的结论。
2、“这份几乎让我失去生存意志的手稿最大的问题是糟糕的写作风格。”
——这篇稿子写的太烂了,不想活了。
当然,并非所有贡献者都会收到此类评论回复。但这并不代表,当一些审稿人看到作者写得不好的稿件时,心里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是事实。许多稿件因为严重的写作问题而被拒绝。
因此,为了避免因写作问题而被拒,以及因写作不佳而无数次修改,我们建议大家尽早练习基本的写作技巧。
这里所谓的写作问题,并不是指英语水平的问题(其实英语问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查,比如Keto学术中心),而主要是指基本的语言能力 其他技术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等问题。
例如,在SCI写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学会使用西方的结构表达方式。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文化习惯的问题。不过,这么一个小问题,就足以判断你的论文能不能被认出来了。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全面掌握SCI论文写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学者L博士,给大家讲讲他的经历。
L博士是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年纪轻轻就发表了2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许多顶级期刊。这样的成就是非常罕见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L老师也认为,好的文章对于发表高质量的SCI非常重要。很多老师和同学在写作中可以避免一些错误,但由于缺乏他人的指导,可能很长时间没有改正,导致水平难以提高。
有鉴于此,我们请L老师总结整理自己的宝贵经验,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L老师本次系列讲座的题目是《高质量SCI写作要点详解》,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分享。
具体而言,L老师本次系列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高质量SCI写作要点详解
前期准备
1.实验记录/细节把握/题目撰写;
2.创意包,
3.分析相似系统(别人如何分析和讲故事)
准确定位
1.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高分SCI特定偏好
3.如何查阅最新杂志
4.写SCI时如何自我评价
突出亮点
1.如何写和解释现象/过程
2. 示例:JMCA 和 Nat Commun 抽象模型分析
3. 如何提取创新
4 .如何在现有理论框架下进行修改
标题起草
1.话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示例:Angew 和 Nat Commun 的话题
3.如何写好题目
摘要写作
1.数字的巧妙运用
2. 展示研究的独特性
3.如何简洁有力
前言写作
1.最重要的衔接关系和内在逻辑
2.标准三级结构
3.新手写作,如何谨慎入手,完成合格
结构设计
1.在文章How to layout the figure中,有几个合适的
2.如何让文字和图片排版更优雅
3. 具体文件示例
模板参考
1.SCI八足写作
2. 布局图/编号
3.四个方面的结构分析
语言表达
1.高分SCI杂志的特殊需求
2.怎么做 言之有物,有真有虚,有理有据
3.如何做到全面具体,从点到面,从面到点
语法差异
一、中国人与美国人写文章习惯的差异
2.中文的final写作风格不太适合sci
3. 西文写作中的重要图表和最佳数据展示/比较呈现方法
段落衔接
1. SCI文章的段落衔接
2. 新手如何避免跳转
3、老资历可以整合讨论分析和现象描述
句子结构优化
1. 避免使用平淡直白的长句
2. 避免重复使用连接词
3.注意句子的开头、继承和转向
4. 示例:Nat Nanotechon/JACS 文章分析
如上所示,L老师对优质SCI写作要点的详细讲解非常全面丰富,值得一听。
正如整个人类的进步都是建立在经验的积累之上的,经验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建议您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你越早建立这种意识,你就越受益。